当前位置:首页>视听动态

深圳卫健委微短剧“出圈”成政务传播“新范本”

  • 发布日期:2024-06-11
  • 分享到微信
    Scan me!

    用微信“扫一扫”,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,
   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。

4月21日,深圳卫生健康委官方抖音账号发布的微短剧《霸总剧里当怨种医生》火爆网络,点赞量79万。5月11日,该账号又发布《霸总剧里当怨种护士》,再次引发网友关注,点赞量高达97万。这是政务新媒体首次试水“霸总剧”,与政府部门一贯的严肃形象形成较大反差,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和讨论,两个短视频仅抖音平台观看量就达8000万。该账号结合微短剧形式将医学知识穿插到幽默风趣的内容里成功“出圈”,为各类政务新媒体和专业知识账号提供了传播“新范本”,打破了政务账号“枯燥乏味”的刻板印象,将严肃的专业知识转变成“网络热梗”,以受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宣传,不但提高了科普效率,还迅速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。

巧妙借用短剧热梗,形式上不断推陈出新。

两集微短剧《穿越到霸总剧里当怨种医生》《穿越到霸总剧里当怨种护士》由真实的医生、护士参演,在剧中搞笑模仿“霸道总裁”“倔强女主”“心机女”的“降智对话”,从旁观者的角度疯狂“吐槽”,巧妙植入“早期癌症可以治愈”“白血病不能献血”等医学常识,剧情不断反转,情节轻松搞笑。网友评论:“知识以一种大大方方的姿势进入了脑子”,并在“吐槽”中也身临其境地体会到医生护士日常工作的不易。新媒体赛道的特点是变化快,“热点”“爆款”不断,紧跟潮流更能把握受众注意力、提升内容传播力。为了推陈出新,持续吸引网友,“深圳卫健委”陆续推出“深小卫故事”“医护段子”“健康生活”等系列短视频,以雅俗共赏的表述、专业权威的科普服务网友。

精准洞察网友需求,“言之有趣,言之有物”。

“深圳卫健委”的作品虽然标题娱乐化,但内容却是“干货”,并不是题文不符的“标题党”,“言之有趣”是手段,“言之有物”是目的,每个作品都为网友提供实用价值或者情绪价值,让其有所收获。为了让内容能精准触及网友,“深圳卫健委”在创作前做采访调研、资料收集,精确了解受众群体的“痛点”和需求。以5月初推出的短片《疑难门诊⑥之心碎门诊》为例,以一个成年人去看心理门诊的故事,揭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受原生家庭、学校和社会环境影响形成的心理创伤。“我幻想有人爱我”“这是糟糕的一天,不是糟糕的一生,我们明天再试一次”等金句,以及极具感染力的音乐,戳中了心理创伤群体的内心。短片仅1分48秒,却迅速登上热搜,引发大量网友对原生家庭、抑郁症的讨论,仅在抖音平台点击量就高达8600万。

深入结合平台特点,多个赛道精准出击。

“深圳卫健委”官方微信公众号有1800万粉丝,此外官方B站、抖音、微博、视频号在全国政务新媒体阵营中名列前茅。各平台发布的内容,并非一键复制粘贴,而是“有的放矢”,实现了分众化、分平台传播。如,微信公众号“深圳卫健委”是以图文阅读为主的大众平台,受众较为广泛,主打“日常流水”,每天早、午、晚发布3条推文,以通俗的医学科普、深度的人文故事、脑洞大开的表情包,吸引深圳各年龄段的“打工人”,外地网友也乐于围观。B站是基于兴趣和创意的垂直社区,最活跃的群体是18岁至24岁,有较多时间观看长视频;“深圳卫健委”账号在B站推出网络纪录片《闪闪的儿科医生》,45分钟一集,成为2023年B站内“爆款”,豆瓣评分9.6,获广电总局2023年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荣誉;此外,还联合“口口医生”等UP主打造《疑难门诊》系列短片,以最新潮的网络语言、最契合年轻人“精神状态”的内容,深受95后、00后喜爱。

网友评价“深圳卫健委”:“接地气”“没有架子”“看得想充会员”,认为其语言风趣、充满网感。“深圳卫健委”的出圈说明网络传播要“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”,和网友深入连接,做好内容、做足服务,在政务号“瘦身”大环境下努力“强身”“变身”,让政务宣传成为紧跟潮流文化、得到受众欢迎的“知心人”“贴心话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