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是加强创作引导。定期召开选题规划会,举办微短剧创作生产培训班,组织“跟着微短剧去旅行”采风活动,面向高校开展微短剧孵化计划,建立文史、民俗等专家库对剧集创作提供咨询,指导各地同步开展“文脉千年·剧说郑州”等“大河之南·精品短剧”系列创作征集活动。
二是加强服务管理。优化微短剧审核备案流程,制定《河南省网络微短剧内容审核管理制度》,建立微短剧审核及专家评议机制,强化内容审核把关,对重点项目开辟“绿色通道”,实施“一站式”服务。认真落实“黑名单”管理机制,加强巡查监看,对低俗违规短剧第一时间约谈整改。
三是加强人才培养。指导郑州西亚斯学院、郑州工程技术学院、郑州技师学院等院校与重点微短剧企业建立合作机制,通过设立微短剧影视学院、开设微短剧专业方向等方式,聚焦微短剧全产业链开展人才培养。
四是加强平台建设。指导成立河南省视听业协会及短视频短片、MCN专委会,定期开展研讨交流,推动行业资源整合、产业聚集发展和行业自律管理。目前,《又见鸾鸟起舞时》《“洛”花如有意》《又见欧阳修》等多部作品入选广电总局推荐剧目,《遇见少林有功夫》抖音话题量超1亿。